登陆  注册

张衡

汉赋四大家,地震仪的鼻祖

张衡

张衡[汉][公元78年-139年,汉赋四大家,地震仪的鼻祖]+像 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张衡,字平子,南阳郡西鄂县(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)人 。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发明家、地理学家、文学家。
张衡自小刻苦学习,93年入关中游学,后进入洛阳太学学习。99年,自京师返回南阳,次年担任南阳主簿,后辞官居家。永初五年(111年)受邓太后征召而入京,历任郎中、尚书侍郎,115年升任太史令,执掌天文、历算。汉安帝建光元年(121年)改任公车司马令,汉顺帝永建元年(126年)复职太史令,133年,升任侍中。137年,出任河间相,翌年回朝被拜为尚书,139年逝世,享年六十二岁。 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。
张衡精通天文历算,曾创作以水力推动的浑天仪,发明能够探测震源方向的地动仪以及指南车、独飞木雕等九项科技发明 ,发现日食及月食的原因,绘制记录2500颗星体的星图;提出“宇之表无极,宙之端无穷”的观点,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,著有《灵宪》《浑仪图注》等;数学著作有《算罔论》;文学作品以《二京赋》《归田赋》等为代表,与司马相如、扬雄、班固并称“汉赋四大家”。由于他为中国天文学、机械技术、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故被后人誉为“木圣” 、“科圣”。由于张衡的贡献突出,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“张衡环形山”,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“张衡星”。原有文集,早已佚失。明人张溥编有《张河间集》。今人辑有《张衡诗文集校注》。
以下是关于张衡的详细生平介绍:

年少求学 才华初显
- 张衡出生于东汉建初三年(公元78年),南阳郡西鄂县(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)人,其家族是南阳世家大族。然而到张衡幼年时,家道已经中落,甚至在灾荒时依靠当地富户朱晖的赈济。但他天资聪慧,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展现出出众的文才。
- 东汉永元五年(公元93年),16岁的张衡离开故乡南阳,开始外出游学。他先到关中西京长安,游览三辅各地,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、历史文化,为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。两年后,张衡前往洛阳,虽然因没有县令和郡太守的推荐,不能作为正式学生进入太学学习,但他在洛阳结交了经学大师马融、名臣窦融的玄孙窦章、政论家王符等人,还与书法家崔瑗成为挚友。张衡兴趣广泛,博采众长,将五经六艺融会贯通,得到了马融、贾逵等大儒的认可。永元七年(公元95年),张衡被推举为孝廉,州府几次征召其为幕僚,都被他拒绝,可见其志不在此,而是追求更高的学问和人生境界。

初入仕途 展露锋芒
- 永元十二年(公元100年),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邀,回到南阳担任主簿一职。在任期间,他不仅协助鲍德治理南阳郡政,展现出出色的政务能力,还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文学创作,写下了《绶笥铭》《司徒吕公谏》《司空陈公谏》等应用文。
- 永初元年(公元107年),张衡为颂扬汉朝国势昌隆,同时讽谏王侯将相奢侈无度的现象,仿照班固的《两都赋》写出了著名的《二京赋》。这篇赋作规模宏大、辞藻华丽、内容丰富,耗时十年完成,成为汉赋中的经典之作,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。

辞官回乡 潜心钻研
- 永初二年(公元108年),南阳太守鲍德调离南阳,升任大司农,张衡也随之辞去南阳主簿之职,回到故里。此后,他开始由对文学的爱好,转向对天文、历法、哲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。他潜心钻研西汉思想家扬雄的《太玄经》,为后来在天文学和数学等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永初三年(公元109年),大将军邓骘欣赏张衡的才华,多次征召他,但张衡一概婉拒,一心沉浸在学问研究之中。

再入仕途 任职太史
- 永初五年(公元111年),汉安帝刘祜欣赏张衡的学问,特地指名征召他到洛阳为官,张衡无法推却皇命,只得第二次来到洛阳,在尚书台担任郎中一职,负责起草文书。三年后,即东汉元初元年(公元114年),张衡升任尚书侍郎。
- 元初二年(公元115年),张衡被特调为太史令,负责天文历法和编纂史书,这一职位让他得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天文学方面的才能。他专心致志于天文历法之学,经过多年的观测和研究,于元初四年(公元117年)铸成新设计的浑天仪。同时,他还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《灵宪》,阐述了自己的天文学理论,包括唯物宇宙演化论、无限宇宙观等,对后世天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此外,他在数学领域也有所成就,写出了《算罔论》。
- 从东汉建光元年(公元121年)到东汉延光四年(公元125年),张衡改任公车司马令,负责皇宫安保、传达内外奏章等事务。尽管不在太史令任上,但他并未中断天文历法的研究工作,还积极参与当时历法改革问题的辩论,主张以月行九道法来推算每月的朔日,可惜因遭反对未能施行。
- 东汉永建元年(公元126年),张衡再度出任太史令,直至阳嘉二年(公元133年)。在此期间,他完成了另一部天文学著作《浑天仪注》,并且制作了世界第一台地震观测仪器——候风地动仪,又铸成水运浑天仪,这些发明创造在当时乃至后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
遭谗被贬 心系百姓
- 阳嘉二年(公元133年),张衡因受汉顺帝刘保的重视,从公车司马令升任侍中,作为皇帝顾问,得侍左右,参议枢密。然而,他为官清廉,痛恨宦官专权,痛心政治腐败,这引起了宦官集团的不满和担忧,他们多次向皇帝进谗言,恶意诽谤张衡。张衡深感处境堪忧,曾多次上疏,请求到东观去编撰史书,却未能获准,于是作《思玄赋》来抒发心中郁闷。
- 永和元年(公元136年),张衡因遭宦官多次诽谤中伤,失去汉顺帝刘保的信任,最终被排挤出朝廷,外调出京,任河间王刘政的国相。河间王刘政骄奢横暴,与当地豪强沆瀣一气。张衡到任后,暗地里访知奸徒姓名,派吏收捕,坚决打压黑恶势力,使得河间一带社会风气大为改观,深受当地百姓赞誉。

晚年时光 壮志未酬
- 永和三年(公元138年),张衡想告老还乡,作《归田赋》以明其志,但未能获准,反而被调回京城洛阳,任尚书一职,协助皇帝处理政务。然而,此时的张衡已经身心疲惫,一年后,即东汉永和四年(公元139年),他在尚书任上去世,享年六十二岁,后归葬故乡南阳西鄂。

历史评价与纪念
- 张衡在天文学、文学、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,对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历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全才,古今中外亦所罕见。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,联合国天文组织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“张衡环形山”,1977年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“张衡星”,2003年,国际小行星中心为纪念张衡及其诞生地河南南阳,将小行星9092命名为“南阳星”。

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:2025-7-7 11:17
上一篇:冯友兰下一篇:冯景兰
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
航空工业学校原党委书记
西汉开国智囊
战国谋略大师,连横破局者
中央政治局委员
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
中央政治局常委
清末民国官员,清华大学校长
民国十大才女
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
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
西汉改革家、政治家、新朝皇帝
中国古代十大美女
西汉第三位皇帝
东汉第二位皇帝
东汉开国皇帝,政治家、军事家
西汉第二位皇帝
东汉第九位皇帝
西汉开国功臣,西汉十八侯
东汉第三位皇帝
汉赋四大家,地震仪的鼻祖
西汉末代国君
东汉第六位皇帝
汉赋四大家,地震仪的鼻祖
晋?-304年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卧龙区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公元1900年-1978年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晋?-300年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卧龙区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公元1945年-2018年,著名作家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卧龙区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汉?-前95年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公元1945年-2018年,著名作家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汉?-前52年,麒麟阁十一功臣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公元1969年-2009年
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人物

最新评论

2024全球富豪榜

百岁老人榜

中国工程院院士

中国科学院院士

发明家

企业家

2024年各省首富榜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Archiver

手机版

小黑屋

历史笔记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