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历史笔记 首页 山东名人
一命二运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,六名七相八敬神,九交贵人十养生。
  • 李敷荣
    济南市 历城区人物清 李敷荣,生卒年不详。历城县人。1813年(嘉庆十八年)赐举人。授海丰县(今无棣县)儒学训导。善医学,辑有《痘科经验随笔》,著有《救劫论》《三余斋备急秘方》。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吕著明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清  吕著明,字晦斋,号昧翁,别号西篱,今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邹高庄人,生卒不详。他主要生活在清代嘉庆、道光年间。 吕著明兄弟四人,他排行老四。虽最小,但他能竭力侍奉父母,并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汪懋琨
    济南市 历城区人物清 汪懋琨(?—1912)字瑶庭。历城县人。曾任山东商务总会总理。1886年(光绪十二年) 中进士,以知县签分江苏。1890年(光绪十六年),任江苏桃源县(今泗阳)知县, 倡兴文化,重修文庙、文昌阁,建淮滨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李本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明  李 本 莱芜枯河村人。家业富有,冠于全县,性豪爽、喜与人交游。明弘治年间灾荒,李本捐粟八千担,赈济饥民,临近州县受益者甚多。为此,朝廷下圣旨表彰其善举,为其门题匾额称:“仗义李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张克学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 张克学,1947年生于莱城区大王庄前张街村,六岁随父学戏,八岁登台演出,1956年正式考入莱芜梆子剧团,从事舞台艺术五十余年,曾担任莱芜梆子剧团团长,国家一级演员。09年,他被评为省级非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吕思问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清 吕思问,字退圃,系清朝乾隆丙辰举人,莱芜人,生卒不详。吕思问以名孝廉历任莱阳、平度、广文教谕。 据民国《续修莱芜县志》第八册记载,吕思问小时候就非常聪明,对于家中藏书,可谓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叶方恒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清 叶方恒,字学亭,江苏昆山人。清康熙八年由进士任莱芜县令。 时连年干旱,荒歉成灾,青州饥民流入莱芜者逾千人。叶方恒多方筹措资金,遣送归乡。随即邀请士绅共议,创办“同善会”,捐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亓之伟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明  亓之伟,字坦之,号超凡。明万历九年(1581年)出生于今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羊庄村。天启三年(1623年)考中进士。初为成安县令,不久调直隶大名府浚县县令。到任后凡权势书札概不启封,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谭性教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明 谭性教,字生伯,号笠石,又号黄雪居士,生于明万历六年(1578年)戊寅正月十九日亥时。明洪武三年,莱芜谭姓始祖谭来住,自莱阳迁徙至莱芜,赘于张家,居城南谭家楼,莱芜始有谭姓。谭性教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李海崑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 李海崑,笔名山曰比,今莱城区寨里镇前枯河村人。1924年12月出生,一年后父亲就去世了,幼年全赖母亲抚育。1937年七七事变,山东大地沦陷于日军铁蹄下。李海崑小学毕业即辍学,后来又跟举人张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亓诗教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明 亓诗教,号静出,又名龙峡散人,今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李条庄人。生于明朝嘉靖三十五年(1557年),卒于1621年。亓诗教自幼天资聪颖,善学好问,擅长诗文,但因家境贫寒,青年时亦不能得志,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陈甘雨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明 莱芜古称嬴邑,穿秦汉,过唐宋,历史可谓久远。今人看来,其真正于苍茫沉淀的史海中悠然浮现,是在明朝。在此之前,她如一块断碑残碣,是被弃掷掩覆于荒野草莽之中的。明嘉靖二十四年,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吴来朝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明 吴来朝,字义庵,世称封君,莱芜市颜庄镇南港村人。(约生于明朝正德末年,卒于万历末年)以万历三年岁贡,任山西省荣河县知县。一任近二十年,政绩卓著,贤声广传。他的子孙有数人同在万历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吕剑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 吕剑,原名王延觉,字聘之。1919年生于今莱城区口镇林家庄。193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。1944年至1945年任昆明《扫荡报》文艺副刊主编。1946年至1947任香港《华商报》副刊主编。1949年《人民文学》部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朱包蒙
    济南市 莱芜区人物明 朱包蒙,号涵吾,今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人。生于明万历四年四月十三日,卒于清顺治十五年七月三十日,终年83岁。 关于朱包蒙其人,《莱芜县志》、民国《续修莱芜县志》、《朱氏 ...……我感兴趣
八字运势测算
姓 名:

生 日:
夜子时处理: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

山东推荐榜
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,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,仅供休闲娱乐,请勿迷信,要相信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
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

蜀ICP备2024113589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