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  注册

  • 杨国清(1924—2003),龙马潭区石洞镇人。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从1952年起先后任初级、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、农科所所长、大队长、村党支部书记,直至1983年离任。先后当选泸县第七、八届-表,龙马潭区首届、泸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蔡文泽(1908—2002),四川宣汉人。1931年10月在达县参加游击队,1932年参加红军任班长,1933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。1934年1月至1935年4月长征任副排长。1935年至1937年在甘肃工农红军步兵学校学习。1937年至1942年在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易体泉(1909—1992),纳溪县龙车乡人,1923年只身进泸州拾破烂、做杂工、当学徒维生,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与泸县中心县委书记田家英单线联系。为获取敌方情况,田派易打入国民党泸县党部任会计,其办公室在会议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余良弼(1882—1979),原籍江苏武进县,少随父迁居泸州小市。他精于拳术,对秘踪派内外功功底扎实,具有“丝绸勒项”“悬身乘人”“手劈卵石”等高超技能。朱德驻泸时,任城防司令部拳术教员;刘伯承领导泸州起义时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陈锡三(1896—1979),泸县云龙人,少读私塾,16岁随父陈正坤研习中医,读中医经典,旁及各家学说。后在云龙联诊所行医。善用温热药治疗疑难重症,人称“火神”,是20世纪50年代初首批调入泸县人民医院的中医师。从医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岳元清(1912—1973),8岁丧母,13岁丧父,帮人割草喂牛,当长工。解放后从茜草坝迁泸县胡市乡(现属龙马潭区)金山村种地。1951年10月率先组织8户贫下中农成立泸州城区第一个互助组。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被选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吴子俊(1885—1968),名极,泸州会文乡奇桠树人。1905年加入同盟会,1911年考入四川省师范学校,1913年毕业后一直在川南师范学堂执教。当时泸州理化师资奇缺,日本教师趾高气扬,漫天要价,各校只好以千元高薪相聘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万树荣(1916—1965),龙马潭区长安乡人。1961年起任长春公社前进11生产队长至病逝。上任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,全队耕地1117公顷,产粮31万公斤,平均亩产180多公斤、人均产粮250公斤,除去种子、饲料、提留,上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罗忠信(1896—1962),名廉,泸州小市人。行伍出身,曾任川军排、连、营、团长。其间,奉命去湖北洪湖地区、四川宣汉县同贺龙领导的红军及红四方面军作战。抗战爆发后,罗任新编十三师第二旅旅长,随川军赴江西南浔一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李育灵(1900—1962),字世芳,泸州小市人。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,长于西画。1920年返乡,任教于川南师范学堂。他以反映社会现实为题材,创作了《贩夫走卒》等数十幅反映下层人民生活惨状的油画,在蜀中美术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王少溪(1889—1961),又名羲,泸州麟现乡安宁人。南京东南大学毕业后,曾任川南师范等校教师、教育局长、文献委员会委员长、南州艺术学院院长。解放后,任泸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委、文化科副科长、四川省文史馆研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许剑霜(1895—1995),原名许颖,泸州麟现乡双嘉人。早年就读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;1920年9月,在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后,分到川军第二混成旅刘伯承团,因作战勇敢,练兵有方,深受器重,由候差逐级擢升至营长。1926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袭选廉(1874—1947),字心让,号问泉,回族,泸州小市人。少年聪敏,刻苦读书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参加考试,补为廪生。1907年,龚赴日本留学,入东洋大学学习法政,后加入同盟会,从事民主革命活动。为振兴民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万慎(1856—1923),又名慎子,字斐成,泸州安贤乡特兴人。清光绪初年,川学台张之洞莅泸主考,时万慎名万人敌,以童生应试,因书写试卷超出规格,被阅卷房师所黜。张评阅各房师推荐试卷,无一中意。乃将所黜试卷复核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佘英(1874—1910),原名佘俊英,泸州小市人,早年从师武举李孝思,长纵跳,能骑射,精剑击,善泅水。曾夜间游过沱江砍掉道台衙门旗杆做龙船舶筋。20岁中武秀才,23岁被推为袍哥义字舵把子,州官重其才,委以州衙堂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泸州市推荐榜

2024全球富豪榜

百岁老人榜

中国工程院院士

中国科学院院士

发明家

企业家

2024年各省首富榜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Archiver

手机版

小黑屋

历史笔记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