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  注册

  • 姚占岭(1946—1969)利津县罗镇公社协胜村(今属东营市河口区)人。中学毕业后, 回村当会计被群众称为“红管家”、“好会计”。1965年春入伍。196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姚占岭当兵5年,年年被评为“五好战士”、“学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时克钦(1893—1970)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人。抗日战争时期先后送三个儿子参加八路军。1946年,在本村组织广饶县第一个农业互助组。该互助组创广北粮食亩产最高水平。1950年后,曾当选为广饶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商业兴(1896—1970)东营市东营区西商村人。著名琴书艺人,东路琴书代表人物。生于贫困之家,父母早逝,由叔父收养,其叔父是广北一带早期琴书艺人。商业兴少年时跟叔父流浪卖艺,十一二岁时就已学会很多唱段,有“小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毕鸣歧 (1902—1971)字凤岗。利津县毕家嘴村人,著名工商业家。9岁起读私塾6年。1921年,入济南德育师范学校。毕业后,曾在沈阳礼和洋行、福茂洋行、张家口华德洋行和上海德孚洋行任翻译、文书、华人经理等职。他早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徐佐夏(1893—1971)字益甫。广饶县徐楼村人。著名药理学家。1913年9月,徐佐夏考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。 1917年7月毕业后,到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当校医。 1918年2月,到济南省立医学专门学校任教师。1920年春,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李同庆(1911—1972)广饶县北薛村人。吕剧演员。出身贫苦,幼年学打霸王鞭、唱花鼓。13岁拜薛金田为师,学唱化妆扬琴。初学青衣花旦,后改文武老生,对花脸、丑、彩旦,无所不能。满师后进“高家班”,后搭“黄家班”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李琴堂(1904—1973)字韵轩。广饶县大王西村人。“国大”代表。青年时,入山东公立商业专门学校学习,未毕业。后赴广州,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,1925年因其父去世辍学。1927年参加北伐军,任第九师军需处长。抗日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延春城(1893—1973)广饶县延集村人。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中共广饶县委组织部长、 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司令员、 新泰县独立营营长。1945年后,历任青张工委书记、济潍工委书记兼铁路局组织部长、张博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延国符(1900—1975)原名延瑞琪。广饶县宋店村人。国民党-委员、中央评议委员。幼入私塾,后在延家集小学、段河庄高小、省立第一中学读书。1916年,由邓天乙介绍加入中华革命党,参加山东讨袁战役。1918年夏入山西陆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李郁廷(1892—1977)名开文,字郁廷。广饶县西李村人。国民党第一届-委员。 7岁入家塾读书,先后毕业于县立高等小学、省立第十中学、济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。1910年(宣统二年),加入中国同盟会。翌年,革命党人在武昌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牛振邦 (1925—1978)利津县韩-人。1944年参军。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历任班长、排长、连长、营长、副团长、团长、副师长等职。解放战争时期,立特等功和一、 二、三等功各一次。新中国建立后,牛振邦4次获嘉奖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王雪亭(1912—1979)原名王松梅。东营市东营区龙居乡王家庄人。中共党员。1927年后,考取山东陆军士官教导团,曾任国民党陆军八十一师教导团营长、国民党山东省保安九团团长。1940年率部起义参加八路军。历任八路军山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许凤图(1907—1979)广饶县西刘桥乡三水口村人。1938年春,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历任八路军某部文化教员、宣传干事。1947年调哈尔滨工作,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社会部部长、哈尔滨市-副局长、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于祚棠(1899—1980)利津县于家村人。治黄功臣,全国劳动模范。幼年随父务农。1921年投身河工,充当汛兵、工班组长、汛目,后升任北六分段第三防守汛汛长。 1938年6月,黄河由花园口改道江苏入海,山东河务机构撤销,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  • 时克远(1902—1979)广饶县人。中共党员。14岁即跟吕剧创始人时殿元学艺。1939年加入“义和班”演小生。新中国建立后,历任济南市吕剧团副团长、济南艺术学校副校长。1954年获华东区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。 ...……[有缘得见]
东营市推荐榜

2024全球富豪榜

百岁老人榜

中国工程院院士

中国科学院院士

发明家

企业家

2024年各省首富榜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Archiver

手机版

小黑屋

历史笔记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