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历史笔记 首页 江苏徐州名人
一命二运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,六名七相八敬神,九交贵人十养生。
  • 刘嘉
    徐州 丰县人物汉 燕康王刘嘉(?-前152年),汉朝宗室,西汉诸侯王。其父燕敬王刘泽是汉高帝从祖堂弟。前178年,其父刘泽卒,刘嘉袭位燕王,在位二十六年。前152年,刘嘉去世,子刘定国继位。人物关系:父亲:刘泽 (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李超时
    徐州 邳州人物 李超时(1906—1931年),原名李振华,1906年2月生于江苏省邳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。读书期间,受爱国、救国思潮的影响和鼓舞,逐渐产生了反对军阀统治、向往革命的思想。1926年10月,北阀军攻克武昌后,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李蟠
    徐州 丰县人物清 李蟠(1655年7月2日—1728年5月9日),字仙李,又字根庵,号莱溪,江苏徐州(铜山)人。祖籍河北真定,元朝至正年间迁来今丰县梁寨镇程子院村,自二世祖迁居今丰县大沙镇六座楼村。明末祖上从丰县前四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侯立安
    徐州 丰县人物 侯立安(1957.8.24- )环境工程专家。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。2006年毕业于防化研究院,获博士学位。现任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,曾任中央联系专家,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李卫
    徐州 丰县人物清 李卫(1686年-1738年),字又玠,号恰亭,祖籍河北正定,明初迁居丰县,彭城李氏四房十一世孙。祖上以军功起家,袭锦衣卫。自李卫曾祖父李从任起,皆以义名闻乡里。到李卫父亲李宗靖时,因家道中落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卢杞
    安阳市 滑县人物唐 卢杞(?-约785)唐朝大臣。字子良,滑州灵昌(今河南滑县西南)人。以荫历忠州、虢州刺史。建中初,入为御史中丞,升御史大夫。旬日之内升为门下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他为人阴险狡诈,居相位期间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南唐中主李璟
    徐州 铜山区人物五代十国 李璟(916-961年8月12日),初名景通,曾更名瑶,字伯玉。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,943年嗣位。后因受到后周威胁,削去帝号,改称国主,史称南唐中主。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,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顾永田
    徐州 铜山区人物 顾永田(1916—1940),大黄山乡西朱家村人。因家境贫寒,12岁时才在邻里资助下上学。由于他天资聪颖,学习刻苦,两次“跳级”,民国21年(1932年)考入铜山师范。“一二九”-爆发后,铜山师范学生积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鹿世昭
    徐州 铜山区人物 鹿世昭,原籍山东泰安,幼年随父背井离乡逃荒到铜山县野场村,被鹿广继收作义子,改名鹿世昭。 鹿世昭在思想进步的私塾先生、其叔鹿卓继资助下,得以在小山高小读书。民国17年(1928年),经中共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姚佐唐
    徐州 铜山区人物 姚佐唐,早期徐州铁路工人领袖,安徽桐城人。姚佐唐在家乡中学毕业后,即来到陇海铁路徐州北站大厂当工人,后升任机车领班和徐州铁路工会会长。在“五四”运动影响下,他不断阅读进步书籍,接受进步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郭乐三
    徐州 铜山区人物 原名郭振英,字育才,号乐三。毛庄乡人。幼年懂事起即知勤俭。因家境贫寒未能入学,他便以地作纸,以柴当笔,在略识文字的奶奶指教下,刻苦自学,常至深夜。有时为解决一个疑难问题,竟跑几个村子向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孙凤鸣
    徐州 铜山区人物 孙凤鸣(1905~1935),原名孙凤海,铜山区黄集乡小合子村人。生于雇农家庭,只上过几个月冬学。他外表蕴藉风流,身材修伟。在军阀混战时期,当过兵,练得一手绝好枪法。 民国19年(1930年)底,孙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吴亚鲁
    徐州 铜山区人物 吴亚鲁(1898~1939年),中共铜山党组织创建人。原名吴肃,字肃之,号亚鲁,曾用名李汉民、陈俊卿,江苏省如东县潮桥镇人。幼读私塾,民国5年(1916年)考入如皋师范,毕业后在金沙小学教书半年。在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安福畴
    徐州 铜山区人物 安福畴,铜山房村乡文庄村人。其父为人豪爽,慷慨仗义。安福畴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,青少年即为人豁达,乐于扶危济贫。在卢道盘的培养教育下,于民国18年(1929年)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 民国21年 ...……我感兴趣
  • 陈静
    徐州 铜山区人物 陈静 (1929—1993) 原名陈允祥。男,一级编剧、导演。江苏省铜山县人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、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委员、浙江省文联委员,浙江省导演学会副会长。解放 ...……我感兴趣
八字运势测算
姓 名:

生 日:
夜子时处理: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

徐州推荐榜
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,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,仅供休闲娱乐,请勿迷信,要相信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
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

蜀ICP备2024113589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