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历史笔记 首页 历史故事南北朝史名人 科举制度的第一次尝试:梁武帝萧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

科举制度的第一次尝试:梁武帝萧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

一命二运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,六名七相八敬神,九交贵人十养生。
历史背景:南北朝故事阅读

科举制,又称科举、科举制度,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。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,所以叫做科举。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,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,允许自由报考(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,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)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。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,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;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,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,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。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,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,束缚思想。

中国的东晋六朝时代,是贵族门阀把握话事权的时代,实行了二百余年的九品中正制,已经不能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,而贵族因为富贵而堕落、无能,他们居然没有亲自见过庄稼是怎么栽种和收割的,不知几月当下,几月当收,而读书这事也都让书童代劳。社会人才机制出现壅塞的现象。

梁武帝为了改变这种现象,决定从寒门庶族中选拔人才,惟才是务。

他设立学校培养人才,天监四年(公元505年),梁朝设立招收寒门弟子的五馆,学生叫做生员,免学费,食宿全由国家供给。生员只要能精通其中一部经书,经过考试(策实)后都可以录取进入官吏队伍。梁武帝很有魄力,他下令说,哪怕是放羊的,看牛的,只要能考上,有才能,就录用他,绝对不准阻拦。虽复牛监羊肆,寒品后门,并随才试吏,勿有遗隔,让寒门子弟有了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性。

自梁武帝开始,通过考试录用人才成为常设制度,也就是说以考试录取人才常态化了,这为以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。

6

送花
13

最新评论

◎八字排盘◎
姓 名:
   
生 日:
时 辰:
夜子时处理: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

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,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,仅供休闲娱乐,请勿迷信,要相信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
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

蜀ICP备2024113589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