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历史笔记 首页 朝代人物唐朝人物名人 苏味道简介—唐代政治家、诗人,文章四友之一

苏味道简介—唐代政治家、诗人,文章四友之一

一命二运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,六名七相八敬神,九交贵人十养生。

苏味道个人介绍资料


苏味道

中文名:苏味道(648~705)

国 籍:大唐(武周)

民 族:汉族

出生地:赵州栾城

职 业:官吏

代表作品:《苏味道集》《正月十五日夜》

地 位:文章四友之一

典 故:火树银花、金吾不禁、模棱两可

历史时期:唐朝人物名人录

苏味道(648—705年),字守真,赵州栾城(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)人。唐代政治家、诗人,汉朝并州刺史苏章后代,宋朝文学家苏轼先祖。

自幼聪颖, 并文才出名。20岁,举进士及第,授咸阳县尉,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。武则天时期,历任中书侍郎、吏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两度跻身相位。武后强权当政时,明哲保身,避免得罪各方,处事模棱两可,时有苏模棱之称。

神龙政变(705年)时,阿附张易之,贬为眉州刺史,卒于任上,归葬于今栾城县苏邱村。苏味道与杜审言、崔融、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,与李峤并称苏李。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,诗多应制之作,《全唐诗》录其诗十六首。

人物生平


苏味道(648-706),赵州栾城(今栾城区苏家庄(即今大裴村、小裴村一带))人,唐代大臣,文学家。少年时便和赞皇李峤以文辞著名,时 称苏李,高宗乾封年间举进士,转任咸阳尉。史部侍郎裴行俭爱其才华,恰逢征讨突厥,引荐为管记,行书令及表启之事。孝敬皇帝妃之父裴居道重任左金吾卫将军时,访才子作谢表,托于苏味道。苏挥笔而成,辞理精密,一时盛传于世。

武则天延载元年(694年)入朝为凤阁舍人、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。证圣元年(695年)与张锡坐法下狱,张锡从容自如,而苏味道则席地而坐,很少进食,惴惴不安。武则天闻听,将张锡流放到岭南,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刺史,后复召为天官侍郎。

圣历(698-700年)初复用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。因改葬其父,侵毁乡人墓田,役使过度,被弹劾,贬为坊州刺史,又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,后因党附张易之,受牵连,贬为眉州长史,又迁为益州长史,卒于上任道中,赐冀州刺史。苏味道入阁擅长奏章,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,常对人说: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必贻咎谴,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。时人由此称其为苏模棱或模棱手。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。著作有《苏味道集》,已佚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10首。卒后衣冠冢葬栾城西北9公里,时值一风水宝地,后因获鹿县(今鹿泉区)简良崔氏家族守冢,至今形成村落,因葬苏味道于此,顾名苏丘,为避讳孔丘,改名苏邱,即今之苏邱。宋代苏洵、苏轼、苏辙为其后裔。

文学贡献


苏味道和李峤齐名,并称苏李,并与李峤、崔融、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。在初唐诗人中,苏李往往又与沈宋(沈佺期、宋之问)相提并论,他们都大力创作近体诗,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。苏李的成就不及沈宋,但由于他两人身居高位,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。 苏味道诗风清正挺秀,绮而不艳。多咏物诗。他的名篇《正月十五日夜》(一作《上元》),咏神都洛阳元宵夜花灯盛况,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,镂金错采,韵致流溢,历来为人传诵。另外《咏虹》诗对虹的描写刻划亦颇值得称道。

新、旧《唐书》著录《苏味道集》15卷,今佚。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1卷,仅16首。除《嵩山石淙侍宴应制》一首为七律外,余均五言律诗。

苏轼为其后人,无苏味道而无苏东坡。

作品评论


《新唐书》本传

(味道)九岁能属辞,与里人李峤俱以文翰显,时号苏李。

《三唐诗品》

盛有时名,藻思相称,惟其速达,故入境未宏。旧集阙残,未窥其所木,拟以连篇排比,其源盖出于王筠。初唐之古芳,实梁陈之支派也。火树银花,时留俊赏,然丰肌靡骨,无复陈隋。

《诗学渊源》

集中诗皆应制之什,未改陈隋旧习。用事典雅,后遂成馆阁一体。至蓄意含情,推事及物,则固唐诗之本色,异于六朝所尚者矣。

苏味道的诗


《正月十五日夜》

《咏虹》

《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》

《初春行宫侍宴应制(得天字)》

《单于川对雨二首》

《咏雾》

《咏霜》

《咏井》

《咏石》

《奉和受图温洛应制》

《赠封御史入台》

《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》

《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》

《嵩山石淙侍宴应制》

《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》

家庭成员


妻子

裴行俭之女。据《山西闻喜裴氏世牒》记载,大约在公元668年,即唐高宗总章元年,裴行俭见苏味道和王勮,异之,妻以女,以二女分嫁苏和王。

子嗣后裔

苏味道卒后衣冠冢葬栾城西北9公里,即今之栾城苏邱村。苏味道有四个儿子,老大、老三、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,只有老二与众不同。这个老二叫做苏份,苏味道死后,苏份就在眉山县(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)娶妻生子,自是眉州始有苏氏。

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,三儿子叫苏辙(苏洵的长女是八娘)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。

对于祖籍栾城,三苏一直念念不忘,他们在文章、诗词、书画上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、赵郡苏轼等;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,他的作品集叫《栾城集》;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,西宅于眉。

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启贤堂内,还供奉着眉山苏氏始祖——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的画像。

7

送花
13

最新评论

◎八字排盘◎
姓 名:
   
生 日:
时 辰:
夜子时处理: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

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,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,仅供休闲娱乐,请勿迷信,要相信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
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

蜀ICP备2024113589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