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历史笔记 首页 陕西渭南名人 高培支

高培支

一命二运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,六名七相八敬神,九交贵人十养生。

渭南 富平县名人录

[公元1881年-1960年]

高培支(1881--1960),名树基,字培支,别号悟皆,富平县人。清末拔贡生,后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。同盟会员。历任教育部读音统一会代表、陕西模范讲演所所长、陕西省图书馆馆长、陕西省公署咨议、参议、陕西省教育厅咨议,曾获中华民国“四等嘉禾章”、“二等金色嘉禾章"。五四运动后,先后兼任西安师范、西安师专、西安商专等校国文、国音教员、讲师等职。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、西北文联委员、西安市文联委员、西北文化部剧改处编剧、西安市第二届人民代表。在易俗社曾任、主任、审查员、社教主任、教务主任、评议长、社长、副社长等职。

高培支从事翰墨生涯,几十年来写的剧目,据记载的就有54个,其中本戏25个,折子戏29个。所写剧目之多,在易俗社中他和范紫东可以齐名称优。他写的《鸳鸯剑》、《夺锦楼》、《二郎庙》、《-影》、《纨绔镜》、《人月圆》、《当头棒》、《宦海潮》、《鸦片战记》、《公债热》、《侠风奇缘》、《崖山泪》、《端阳苦乐记》等剧目,或歌颂爱国英烈,或鞭笞社会蠹虫,或以细腻之笔描述青年男女冲破旧礼教藩篱的悲欢离合,或以委婉之词劝谕群众摒弃鬼神迷信。这些戏都深为群众所喜爱。他编的本戏,在易俗社的编戏史上,开长剧之首。据《陕西易俗社第三次报告》中这样记载:“本社开幕,李桐轩、王伯明皆有本戏,然篇幅皆不甚长;长本戏之编,自培之《鸳鸯剑》始。其为戏也,善以极复杂之事,错综变化,似将合而复离,意欲完而未尽,再接再励,层出不穷。评戏者有‘长江大河,波澜壮阔’之誉。”尤其《纨绔镜》和鲁迅先生1924年7月来陕讲学时看过的《人月圆》二剧在当时演出后,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益。像《夺锦楼》一剧今天仍在上演,依然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。

高培支是易俗社的发起人和创办人之一。在易俗社将近50年的历史中,高培支曾三度出任社长,都是在易俗社的危机存亡之秋。由于他的辛苦经营,为人耿直,不谋私利,布衣疏食,泰然自若,任社长职务,不支薪金,仅靠在其他学校教学的收入度日,终于使易俗社维持到全国解放。

西安解放后,易俗社才真正从危难中获得新生。培支也受到了党内外同志的尊重。1950年,他参加了北京召开的全国工农教育会议,受到毛主席接见。


  高培支相关

高培支旧居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



  同年(公元1881年)出生的名人:

王麦才 (1881~1965) 陕西省渭南大荔

余金海 (1881~1971) 浙江省衢州开化

黄魁芳 (1881~1969)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

袁彬 (1881~1938)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

邓玉麟 (1881~1951)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



  同年(公元1960年)去世的名人:

林虎 (1887~1960) 广西自治区玉林陆川县

廖新喜 (1914~1960)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

陈豹隐 (1886~1960)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

刘仲荻 (1906~1960)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

刘启章 (1905~1960)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

赵旭程 (1922~1960)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

8

送花
13
上一篇:盖吴
下一篇:王贵如

最新评论

◎八字排盘◎
姓 名:
   
生 日:
时 辰:
夜子时处理: 夜子时日干向前遁一天算第二天 日干保持不变

渭南推荐榜
本站测算方面的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,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,仅供休闲娱乐,请勿迷信,要相信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
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

蜀ICP备2024113589号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