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南 大荔名人录 [公元1879年-1951年] 杜升初(1 879-1951),艺名“一杆旗”,又名杜登科。大荔县杜家滩人。l9世纪80年代家乡遭水灾,流落渭南县临渭区官底肖家村。 他从小爱戏如命,却遭其父杜生林(即杜麻子,碗碗腔艺人)的竭力反对。杜只好读书,因聪颖、勤奋,25岁中了秀才。但因其老祖先养过种牛、种驴,又是梨园.弟,故未走上仕途。1904年他于肖氏祠堂教私塾半每抽空弹弄乐器,习唱学艺。 父亲见他意志坚定,只好依顺他并让他跟自己学对不几年便出了名。以后创办了“一杆旗皮影社",他既j社长,又是主演,生、旦、丑、净俱佳,能演戏l00余本。最拿手的是:李十三的“十大本”、《十才子》、《蝴蝶杯》《桃花观》、《司马茂断阴曹》、《麟骨床》、《燕子笺》、《八义图》、《水月庵》、《周仁回府》、《四圣归天》、《二度梅》《春灯谜》、《挖蔓青》(还改编了此剧)。其特点为:字意精确,腔调动听,唱做细腻,态度严肃。他描述自己的{术生涯为:“走遍天涯,到处是吾家。步长途,风吹雨洒登高台,讲经说法;论琴音,六音通造化;论字音,四音不敢差;论情节,一白二笑三哼哈,老外末帖须象他;演苦戏,引人泪巴巴;演乐戏,惹人笑哈哈。自古道戏假情不假,怎能说戏者疯子看者瓜。遇知音,欢迎迓,技艺虽高不可夸。这也是一宗文化,任凭他庸夫、俗子耻笑咱。” 因其戏德好,表演技能精湛,群众中长期流传着“齐喜王蔓参苗子,一杆旗和歪脖子”的顺口溜。 建国后,党和政府对他十分关怀。1950年,文艺界领导马健翎、姜炳泰、王依群同志邀请他到西安,对他的皮影演唱进行了录音、抄写。
同年(公元1879年)出生的名人: 林实初 (1879~1932)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 罗增麒 (1879~1955) 广西自治区百色凌云县 王朴诚 (1879~1961)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樊耀南 (1879~1928) 湖北省荆州公安县 李绍白 (1879~1942)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 同年(公元1951年)去世的名人: 王西民 (1920~1951) 陕西省西安蓝田 张伍常 (1894~1951) 陕西省渭南华阴 何文献 (1906~1951) 台儿庄抗日勇士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 林永晔 (1901~1951) 广西自治区百色凌云县 赖再德 (1911~1951)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苏兆麒 (1915~1951)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 |